春日的蚕豆,让人心动。但在这口青翠鲜甜背后,也暗藏极易被忽视的食用误区。在此,普陀区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高菲副主任医师,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科学享用这份时令美味。

图片来源:千图网
蚕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又富含植物蛋白以及钙质,能调节免疫功能。
蚕豆的磷脂和胆碱成分,具有辅助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蚕豆虽好,不建议过量吃
因其含有草酸,过量吃会影响钙的吸收,易导致结石等问题,也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建议成年人每天吃50~100克(带壳重量)的蚕豆即可。
蚕豆含豆类毒素,尤其是未成熟的蚕豆含量更高。
一般来说,如果大量吃,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甚至可能造成黄疸、贫血等。
新鲜蚕豆直接下锅爆炒,不易完全熟透,可能导致巢菜碱苷过量,建议烹饪前务必焯水至少3分钟,可去除80%以上毒素。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蚕豆嘌呤含量较高,吃后可能增加尿酸生成,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
蚕豆中膳食纤维和低聚糖较多,不易消化,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引起不适,肠胃功能弱者也应少吃。
还有一类人绝对不能吃蚕豆,即蚕豆病患者,吃后可能引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