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阳市公安机关破获电诈案件912起,追赃挽损3900余万元,拦截潜在损失1.1亿元。
警方发布防骗指南 诈骗有套路,如何“避坑”快来学学
9月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南阳市反诈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追赃挽损3900余万元
打击电诈效果显著
2025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四专两合力”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显著。组织优势警力破案攻坚,先后开展32次集中收网行动,破获电诈案件912起,抓获涉诈嫌疑人1200余名,追赃挽损3900余万元。同时,围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本地涉诈黑灰产犯罪,打处收、贩卡人员450余名。
公安机关还充分发挥市“131”协调机制作用,召开全市反诈工作推进会3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与市人行、市金融监管局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通报约谈6家银行机构,下发风险提示12次,处罚5名直接责任人员,清理排查存量账户200余万户。联合市通管办关停处置9.4万个异常电话号码。持续优化警情快速联动处置机制,通过南阳反诈大脑平台,日均发布4000余条预警信息。建立健全三级工作模式,强化警银联动。今年以来,全市共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40余万人次,成功劝阻案件3300余起,拦截潜在损失1.1亿元。
警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统筹线上线下宣防阵地,推进反诈宣传进小区、进企业等,开展“一案两宣一回访”活动4400余次。开展反诈宣传进高校活动,提升学生防骗能力。线上开展“公安局(所)长说反诈”等活动,发布短视频230余部,打造短视频矩阵。
5大电诈类型
市民可要擦亮眼
今年上半年,我市案件高发前5的诈骗类型是:网络刷单返利类、虚假服务类、虚假投资理财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冒充公检法类,上述5类诈骗类型合计占比高达60%。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时刻紧绷“防诈骗”这根弦。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以下防范要点:
一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信息,特别是涉及金钱、个人信息或敏感数据的内容,应保持高度警惕,不轻信其内容。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
二要核实信息真实性。在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时,应通过官方网站或电话号码联系相关机构进行核实。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要多方求证,避免盲目转账或汇款。下载App时选择官方渠道或正规应用商店,避免下载恶意软件或病毒,定期杀毒和更新操作系统。
三要谨慎进行转账操作。在进行任何转账汇款操作之前,务必反复确认对方身份和交易的真实性。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或向陌生账户转账。在进行转账操作时,要仔细阅读风险提示相关信息。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定期更换支付密码,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如遭遇诈骗,立即停止操作与转账,保留聊天记录、通话记录、链接、二维码、转账记录等证据。拨打110报警并说明转账时间、金额、账号与平台,争取快速拦截资金。
又到开学季
全民筑牢反诈“防火墙”
当下正值开学季,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的高发骗局有哪些?该如何防范?这些都是学校、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市警方表示,学生群体因社会阅历较浅、对网络风险的辨别能力相对不足,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瞄准的对象。
结合近期全市涉学生诈骗案件的梳理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面临的诈骗类型有明显差异,中小学生群体易遭受“免费送游戏皮肤”“买卖游戏账号、装备”“冒充公检法恐吓转账”“冒充熟人”等骗局,多是使用家长手机过程中被骗转账。大学生易遭遇“刷单返利”“虚假购物”“虚假服务”等骗局。
在此提醒,学生要筑牢“社交防线”,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不加入来源不明的群组,面对网络上的“福利”“求助”“恐吓”,先与家长、老师沟通核实,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要守好“信息密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绝不向他人透露,更不要将自己的社交账号、支付账号借给他人使用;家长要做好“监护引导”,妥善保管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轻易告知孩子支付密码,尽量关闭非必要的免密支付功能,同时主动和孩子科普反诈知识,引导孩子养成健康上网、理性消费的习惯,避免因好奇或贪小利受骗。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启动“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欢迎广大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进来,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和我们一起织密校园反诈防护网,共同筑牢守护学生财产安全和校园平安的“防火墙”。
如何防被骗
反诈法宝“孔明灯”快下载
近期,我市警方打造的“孔明灯”南阳反诈AI问答助手,已上线“爱南阳”政务App,助力大家及时识破骗子陷阱。
“孔明灯”反诈AI助手,依托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7×24小时全天候实时响应,可对群众输入的涉诈情景进行快速识别与深度解析。目前,“孔明灯”系统已集成超过200种诈骗变种识别模型,并依托市公安局最新案例资源实现每日持续更新。无论是“刷单返利”“虚假投资”还是“冒充公检法”等高发诈骗类型,市民只需在对话框内输入诸如“网友推荐投资平台是否可靠”或“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该怎么办”等具体问题,或上传文字、语音、照片、聊天截图等图像信息,“孔明灯”均能够基于最新反诈知识库,生成针对性、个性化防范建议。
“孔明灯”反诈助手内置于南阳市官方城市服务应用“爱南阳”App中。该App是由南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统筹建设,集政务服务、民生诉求、资讯发布和便民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移动平台,是南阳市政府打造的“智慧城市”重要入口和数字化服务载体。
市民可前往各大应用商店下载“爱南阳”App,完成实名认证后,即可在首页显著位置进入“南阳反诈”专栏,免费使用“孔明灯”AI反诈助手各项功能。
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