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5月12日晚间,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发布关于《关于持续巩固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的通知》(以下简称“汉九条”)政策解答,从住房贷款、公积金政策、以旧换新、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商办房购置等多个方面解读政策,为市民购房置业提供更多便利和实惠。
自2023年以来,武汉陆续推出“汉十条”、新“汉十条”等一系列楼市利好政策,持续加码房地产市场支持力度。多轮政策叠加发力下,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武汉市商品住房成交量达到24127套,同比增长约26%,其中改善型住房需求表现突出,成为市场主力,引领成交结构优化升级。
“以旧换新”力度升级
考虑到在汉就业创业的青年群体前期收入不稳等因素,为切实减轻青年群体购房负担,“汉九条”鼓励商业银行制定特色化的住房贷款金融产品及多样化还款方式,进一步缓解青年群体还款压力。同时,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提高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本市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100万元提高至120万元,与本市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保持一致。
加大对“由租转购”缴存职工支持力度。政策关注到部分购房者在前期租房时提取了住房公积金,导致公积金缴存余额减少,影响了后期购房时公积金贷款额度。为了支持此类“由租转购”的缴存职工在本市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近一年(365天)内的租房提取金额可与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合并认定贷款资格、计算可贷额度。
“以旧换新”力度再升级。不仅在供给端,鼓励国有企业及各类市场主体收购个人二手住房推进以旧换新,并积极开展住房跨区“以旧换新”,全市计划收购个人二手住房3000套用于各类租赁住房、安置房。而且在需求端也有显著提升,2025年12月31日前,对今年内出售自有住房并在6个月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或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后12个月内出售原自有住房的家庭,其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由所在区按契税实缴额度给予全额补助优惠。
“卖旧买新”契税补助按照“先缴后补”原则发放。购房人可于2025年6月1日起,通过“安居链”APP申请“卖旧买新”契税补贴,并按提示上传资料影像件。经辖区住更(住建)部门审核通过后90日内,会同区财政部门安排落实补贴资金,将补贴资金发放至购房人银行卡账户。此外,购买新房不区分家庭住房套数。
需要注意的是,出售原有住房和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时间都应在今年内,即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出售原有住房的时间以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间为准,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时间以合同备案时间为准。
扩大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范围
2024年11月28日,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和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出台了《关于多子女家庭购房奖补政策的通知》,对新城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6万元、12万元购房补贴,其中,对于该《通知》发布之日前的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政策已于今年3月31日到期。
“汉九条”将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范围扩大到全市范围(包括中心城区、新城区、开发区)。2025年5月1日至12月31日,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全市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分别发放6万元、12万元购房补贴。
购房人家庭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或抚养两个及以上子女,其中至少含有一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其中,二孩家庭是指夫妻2016年1月1日(含)以后生育二孩的家庭;三孩家庭是指夫妻2021年5月31日(含)以后生育三孩的家庭。离异、再婚家庭,子女个数计入拥有抚养权的一方;依法收养的子女计入家庭子女个数。
按照“先付后补”原则,由购房人先行支付购房款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后,符合多子女家庭条件的,经辖区住更(住建)部门审核通过后90日内,会同区财政部门安排落实补贴资金,将补贴资金发放至购房人银行卡账户。该政策不要求购房人家庭为武汉市户籍家庭,非武汉市户籍家庭也可以享受。
“汉九条”加大购买商办类房屋支持力度,2025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个人购买新建商业、办公商品房用于非经营用途的,按契税实缴额度给予50%补助优惠。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明确,武汉市已颁布政策内容和《通知》不重复的可以叠加使用,重复条款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视觉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