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警银联动阻止多起巨额诈骗案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仍有一些市民上当受骗。近期,泉州公安机关依托高效的警银联动机制,连续阻止多起大额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避免群众损失数百万元,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务必提高警惕,牢记防骗要点,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傅恒 通讯员 白炯昕 文/图

事主向银行和警方赠送锦旗

140万元 “解冻费”骗局被粉碎

7月24日中午,丰泽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接到银行紧急预警,66岁的魏女士正在银行办理大额转账,行为异常。民警火速赶赴现场,发现魏女士正神情焦灼地操作手机。

原来,骗子冒充某平台客服,谎称魏女士名下的互联网账号存在异常,需配合操作才能解除异常。更危险的是,魏女士已按骗子指示下载了“远程协助”软件,导致手机被操控并黑屏,微信钱包内1万余元已被转走,银行账户中的140万元岌岌可危。

民警当机立断,指导魏女士立即关闭手机网络,同时联系银行紧急冻结账户。通过分秒必争的处置,成功保住了魏女士的140万元巨款。

“他们(骗子)连我账户里有多少钱都知道,我哪能不信?”事后,魏女士仍心有余悸。民警指出,这是骗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的惯用套路。

警方提醒:警惕“客服”主动联系,凡是自称平台客服,以“账户异常”“需解冻”“需注销”等为由要求转账的,一律是诈骗。绝不下载不明APP,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尤其是“远程协助”“屏幕共享”类APP,否则等于将手机控制权拱手让人。一旦怀疑手机被操控或账户异常,立即关闭网络(WiFi和移动数据)是阻断转账的第一步。遇“冻结”先核实,任何涉及账户冻结问题,务必通过官方APP或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非陌生人提供号码)进行核实。

240万元 “高回报”套路被化解

7月24日上午,林某到光大银行晋江支行要求提前支取240万元定期存款并转账。柜员小刘在例行询问时发现,林某言辞闪烁、神情紧张,称要将资金转给省外某“对公账户”用于投资,对方承诺“每日回报10%”,且“机会难得,必须马上转”。

柜员敏锐察觉异常,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一边以关心投资安全为由与林某周旋争取时间,一边请柜台经理迅速核实收款企业信息(确认系诈骗套路),并同步上报反诈中心、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结合真实案例和法律知识,深入剖析诈骗手法和危害。

经过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近半个小时的耐心劝导和案例讲解,林某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深陷骗局。“要不是你们,我辛苦赚来的养老钱就全没了!”林某后怕不已,连声道谢。晋江市反诈骗预警中心后续跟进回访,进一步强化林某的防骗意识。

据民警介绍,这是典型的“虚假投资理财”骗局,骗子往往宣称有“优质项目”或“内部渠道”,利用“高收益、低风险”“名额有限、过期不候”等话术制造紧迫感,诱骗受害人将大额资金投入虚假平台。

警方提醒:对任何承诺“保本高息”“短期暴利”的投资项目,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转账前务必核实平台资质、核实投资项目真实性、核实收款方信息(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企业注册信息),遇可疑情况请向银行工作人员或警方咨询。凡是催促你“立即转账”“错过就没机会”的,极有可能是骗子在阻止你冷静思考和核实。此外,银行工作人员的经验是防范诈骗的重要参考,建议你积极配合他们的风险提示与必要询问。

50万元 “投资理财”陷阱被拆穿

7月17日,受害人蔡某到民生银行石狮支行要求取现50万元,声称用于“购买黄金”,并拒绝使用转账,还一直催促柜员办理。

银行迅速将异常情况上报石狮市反诈中心,中心值班民警凭借经验判断其可能已被深度洗脑,立即派警前往网点与受害人见面,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现金投资”“寄送现金、黄金”类诈骗案例,深入剖析诈骗手法。最终,受害人彻底醒悟,避免了50万元损失。

据民警介绍,此类诈骗中,骗子会利用虚假投资平台(如本案“讯策科技”APP)诱导受害人,谎称投资一定金额短期内可获得超高回报,并以“现金支付有额外优惠”为诱饵,要求受害人直接交付现金或购买黄金实物,企图规避银行转账监管。这是近期升级的诈骗手法!

警方提醒:投资理财要认准正规渠道,绝不轻信来源不明的APP、网站、群聊推荐的投资项目。“现金充值”“黄金充值”“现金兑换虚拟币充值”是重大风险信号,正规投资理财绝不会要求大额现金交易或购买黄金实物进行交付,这是骗子逃避监管的惯用伎俩,大额交易时,多跟家人朋友聊聊商量一下,往往能帮你看清风险。同时,警惕“超额优惠”陷阱,以“现金支付享优惠”等为诱饵的,百分百是骗局,要积极配合警方预警,接到反诈中心96110预警电话或遇民警上门预警劝阻时,请务必积极配合,如实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