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什么工资制

我国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等级工资制

根据工作复杂程度、繁重程度、风险程度、精确程度等因素将各类工作进行等级划分并规定相应的工资标准。这是其他工资制度的基础,包括技术等级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职能等级工资制等。

结构工资制

基于工资的不同职能,将工资总额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资单元,各单元又规定不同的结构系数,组成有质的区别和量的比例关系的工资分配制度。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技能工资、浮动工资、年功工资等。

岗位技能工资制

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工资分配制度。

岗位薪点工资制

在对岗位的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评价的基础上,用点数和点值来确定职工实际劳动报酬的工资分配制度。

绩效工资制

依据工作绩效确定工资的一种工资制度,包括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

能力工资制

根据劳动者本人的劳动技能(业务)水平确定工资标准,如技术等级工资制、职能工资制等。其特点是对人不对事。

工作工资制

在评价工作(岗位、职务)的基础上确定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包括职务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等。其特点是对“事”不对“人”。

组合工资制

又称分解工资制或结构工资制,依据工资的各种职能,将构成工资标准的诸因素分别规定工资额,再将各部分汇总,即为职工的工资标准。包括结构工资制、职级工资制等。

年功工资制

按年龄和本单位的工龄来决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等级制度,适用于补偿职工过去的劳动贡献,保持平滑的年龄收入曲线。

计时工资制

包括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月工资制、年薪制等,是以时间作为计量单位支付工资的形式。

计件工资制

根据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工资的一种制度,适用于可以量化工作成果的工作岗位。

这些工资制度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岗位和职工类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