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进击高校人才库!广州北上引才火力全开

中关村国创中心招聘会落幕,广州北上引才“大戏”正酣。

4月20日,一支由广州市11个区、7个市直单位联合426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湾区人才舰队”,齐发京津地区18所高校,全面“占领”京津高校的创新“生态圈”。

此次“湾区人才舰队”行动,创历年广东赴外招聘的“规格新高度”。广州市政府统筹11个区和7个市直单位,形成“全域一盘棋”的联动格局,426家用人单位,全面对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

这支舰队搭载的不仅是426家企业的岗位,更是一座城市的雄心——以最高规格的诚意、最精准的导航、最创新的体验、最长效的机制,邀约全球青年共同书写“湾区机遇”的新篇章。

靶向引才+产业导航,够精准!

“湾区人才舰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精准的“产业—人才”导航系统。

从生物医药到人工智能,从智能制造到海洋科技,广州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导向,聚焦各区重点优势产业,锚定高校特色学科,实现“一区一校一策”定向突破。

锚定首位产业,越秀、海珠、荔湾的“靶向突破”。

越秀区,生物医药的“精准导航”。作为华南医疗资源核心区,越秀区锚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首位突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专场活动中,携20家单位释放近千个岗位,年薪超50万元岗位占比超30%。

现场设置AI辅助诊断、智能医疗设备展示区,吸引北大医学院学子深度互动。越秀区依托15家三甲医院、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产业基础,联动高校共建“广越星推官”计划,招募学子担任城市引才大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海珠区,数智产业的“人才磁场”。海珠区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引擎,在清华大学释放512个岗位,其中年薪超百万元岗位达21个。

树根互联、云蝶科技等企业聚焦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定向招募清华计算机、自动化专业人才。

荔湾区,智能制造与文创的“双轮驱动”。荔湾区以广州工控集团、广药集团为链主,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释放1100个岗位,覆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领域。

同时,非遗文创展区邀请西关匠人现场展示,推动传统文化与新兴产业人才双向赋能,如名创优品与广绣大师合作开发国潮产品,实现“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共振。

聚焦新兴赛道,天河、黄埔、南沙的“前沿布局”。

天河区,AI赋能的“科技引力”。天河区携50家单位赴北京理工大学,释放4000余个岗位,最高年薪达70万元。小鹏汽车、视源电子等企业聚焦智能驾驶、大模型算法领域,精准匹配北理工自动化、计算机专业学子。政策礼包涵盖往返机票、人才公寓等,实现“入职即安家”。

黄埔区,硬核科技的“顶格礼遇”。黄埔区在清华大学释放1557个岗位,其中,年薪超百万元岗位达25个。小鹏汽车、视源电子等企业以“入职送车”等福利吸引人才,凌度智能更开出200万元年薪招聘算法工程师。

南沙区,海洋经济的“湾区雄心”。南沙区瞄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在天津大学释放超千个岗位,广船国际、中船黄埔文冲等企业提供船舶设计师、科研骨干等高薪职位,最高年薪达110万元。

夯实特色优势,白云、花都、从化的“生态赋能”。

白云区,绿色智造的“产才共融”。白云区携20家名企赴南开大学,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释放400余岗位。白云电气集团以月薪4万元招募嵌入式工程师,并提供住房补贴、落户支持。

活动现场设置“非遗+美食”体验区,学子可参与5分钟改妆、品尝岭南小吃,沉浸式感知城市魅力。

花都区,枢纽经济的“职通未来”。花都区在北京科技大学释放419个岗位,东风日产、高景太阳能等企业瞄准汽车制造、光伏领域招募技术人才。通过“花智聘”小程序,学生可一键投递简历并参与互动任务,提升匹配效率。

从化区,中医药康养的“生态红利”。从化区依托“湾区绿谷”生态优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释放超千个岗位,聚焦中医药研发、康养服务领域。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莱恩医药研究院等单位提供医师、科研岗位,并推出“一卡通”服务,涵盖落户、子女入学等权益。

广州“18支智汇先锋”的北上之行,不仅是一场招聘盛宴,更是一次城市与人才的深度对话。当426家企业带着“湾区机遇”驶入高校,当百万年薪与长效服务成为城市标配,广州正以“顶格诚意”向全球宣告:这里,是成就梦想的黄金海岸,更是产才共荣的未来之城。

从“一次招聘”到“终身链接”,够长效!

“湾区人才舰队”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生态体系。通过校地合作平台化、产业生态协同化,活动将短期招聘转化为长期价值。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番禺区与学校共建“招才引智工作站”,推动访企拓岗、联合培养;南沙与天津大学签约共建产学研对接机制,推动船海领域技术转化与人才共育;白云区与南开大学共建“招才引智服务站”,推动校企技术合作与人才共引。

这些平台将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孵化器”。

随着校地合作平台的日益完善,广州将产业生态协同的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政校企三方共建实习基地、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如市工信局组织北京邮电大学专家参与产学研对接会。

在中国人民大学,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在京粤合作项目签约环节共同签订政校企人才共育合作协议,这也是广州各区中唯一一个现场签约的项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共建“政校企合作示范点”,建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搭建实习见习服务平台。

同时,双方将共同搭建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调研、考察、座谈等方式加强互访,增进互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大力促进双方人才智力项目提档升级,实现人才、科技项目数据共享。

在北京邮电大学专场招聘活动中,广州市工信局共发动35家企业参加,其中,7家企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3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并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邀请北京邮电大学的科研院所等相关专家和学者参加。

从“一次招聘”到“终身链接”,广州的招聘小分队早已超越“刷存在感”的初级阶段——让每次握手都化作产才融合的“黏合剂”。这不是简单的“露脸”,而是在绘制一幅“人才根系图”:高校的智力资源如毛细血管般深入产业肌理,企业的需求反馈似年轮般持续滋养创新生态,最终让“湾区人才雨林”枝繁叶茂。

元宇宙面试、粤语教学、AI对话……够好玩!

广州的北上揽才行动,不仅是一场招聘,更是一次城市价值的立体传播。

当AI对话打破沟通壁垒,当元宇宙模糊虚实边界,当岭南文化浸润求职旅程,人才与城市的连接早已超越岗位本身。

18支招聘小分队使尽浑身解数,用创新形式突破招聘的功能性边界,将“引才”升维为“引人”“引心”的立体工程。

天河区用AI对话+机器人表演的“未来感”,打破传统招聘的“次元壁”。

在北京理工大学专场,天河区以“硬核科技”吸睛。AI就业互动机“莎莎”成为全场焦点,求职者一键上传简历即可生成优化建议,模拟面试功能更让学子提前体验职场场景。高擎机电机器人现场表演机械臂精准操作,直观展示区域智能制造实力。

科技与招聘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让人才感知到广州的产业前沿性。

广州市国资国企在北京大学举行招聘活动,邀请68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带来2200多个就业岗位和100个实习岗位。

为吸引广大学子到广州安居乐业,招聘现场特设广府特色产品专区,展示有代表性的食品和文创产品,并向参会学子赠送求职礼包,传递广州爱才聚才的满满诚意。

海珠区用电影之夜+粤语教学的“软实力”,以城市魅力叩响人才心门。

在清华大学专场,海珠区将招聘会打造成文化盛宴。求职者观看粤语电影《雄狮少年》,参与现场粤语教学,学习“唔该”“早唞”等日常用语。

白云区则以非遗+美食,俘获人才“芳心”。白云区在南开大学设置非遗展示区,广绣大师现场演示技艺,学子可亲手体验刺绣工艺。

招聘区旁,伦教糕、鸡仔饼等岭南小吃香气四溢。“5分钟改妆”服务让求职者以最佳形象面试。文化与美食的双重加持,让人才对广州的“烟火气”心生向往。

团市委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招聘及宣讲活动,现场设有“师兄师姐帮帮团”,现场提供在穗人大校友“带岗”服务,为人大学子“职”点迷津。招聘会现场,还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元素“惊喜亮相”。

这场被称作“规格新高度”的招聘行动,不仅刷新了广东赴外引才的历史纪录,更以精准匹配、长效合作机制、创新形式,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广州11区人才招聘分队点赞!(可多选) 越秀: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园专场 海珠:清华大学专场 荔湾: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场 天河:北京理工大学校园专场 白云:南开大学专场 黄埔: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专场 花都:北京科技大学专场 番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场 南沙:天津大学专场 从化: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场 增城:北京交通大学专场 提交

为广州7家市直单位人才招聘分队点赞!(可多选) 广州市委金融办:中央财经大学专场 广州市教育局:北京师范大学专场 广州市科技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场 广州市工信局:北京邮电大学专场 广州市卫健委: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专场 广州市国资委:北京大学专场 共青团广州市委:中国人民大学专场 提交

更多阅读:

从“最强春招”到跨越南北的全球引才,广州有多拼?

在广州,有顶尖科研的锐度,也有云吞面的治愈|南方深读

采写:南方+记者 洪钰敏 马艺天 吴雨伦 郎慧 郭苏莹 谭超 刘珊 周甫琦 钟晓宇 任燚 吴冠霖 黄楚旋 郑慧梓

策划:陈思勤

【作者】 洪钰敏;马艺天;吴雨伦;郎慧;郭苏莹;谭超;刘珊;周甫琦;钟晓宇;任燚;吴冠霖;黄楚旋;郑慧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