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根据其 自然规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和五级河道。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级河道和二级河道
通常是跨越两省或数省的大江大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类河道由水利部认定。
三级河道
影响一省或邻近省份,其重要程度略逊于一、二级河道,但对地区性国民经济具有相当影响。
这类河道由水利部委托所在流域机构会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协商,并报水利部认定。
四级河道和五级河道
四级河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
五级河道则根据河道的自然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具体划分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自行制定。
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可由水利部直接指定河道的等级。
跨国或国际边界河道的管理涉及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关系,不能完全沿用国内办法,可暂不分级。
航道等级
河道内的航道等级按交通部门有关航道标准划定。
支流级别
支流级别是在同一个水系中,把直接汇入干流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直接汇入一级支流的称为二级支流,依此类推。
河道的次序级别则是在水系网中位于顶端,上游无进一步分支的河道称为一级河道,两条一级河道汇合后的河道称为二级河道,依此类推。
这些划分标准和程序确保了河道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