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荒山变“金山”,新洲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通讯员刘诗雨)“路边的景色太美了,在这里开车真是一种享受。”5月20日,驱车行驶在武汉市新洲区茶乡大道上,市民张女士不由得发出感叹。

茶乡大道长约4.6公里,如墨带般贯穿问津茶苑产业园,将园区自然分隔为东、西两片茶园。以茶乡大道为轴,5.7公里长的茶旅环线在东西茶园间挽起两道弧线,各画两个半圆再次连接大道。

漫山花朵盛开时的茶山。新洲区供图

黄麻古道在旧街地段全长5.3公里,连接旧街街道所在的四吴线和新洲红色旅游公路一期,从时间空间上,直接将旧街的文旅产业和红色旅游公路沿途景点,特别是将问津书院融为一体。

连上新洲红色旅游公路的黄麻古道,能实现旅游公路沿途景点人流和旧街花朝节、茶旅游文化的双向融通,游客上午可能还在追寻红色印记,下午便能在旧街茶园体验采茶炒青的野趣。

近三年来,新洲区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建成农村公路达128.441公里,为乡村发展铺就了快车道。2025年,新洲区将继续加码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73.848公里,持续以路网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蜿蜒的彩虹大道。通讯员刘诗雨摄

茶旅环线也被称为彩虹大道,因其间的双向车道线由橘、黄、蓝三种颜色组成。彩虹大道上继续分出绕山小路,或登高望远,或茶楼品茶,都很方便。立于茶山之顶,山间氤氲着薄雾,山、茶、雾情景交融心旷神怡。

这些道路不仅解决居民农户的生产出行难题,盘活了因交通不便而被撂荒的土地,让荒山变成了“金山”,还兼顾游客体验,激活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据了解,目前仅问津茶苑产业园核心区的石咀、姚河和狮子岩3个村,创办了村集体经济、劳务、种植等合作社9个,茶叶种植面积超8000亩,年产值6000余万元,可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000个,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以上。

新洲区采茶的农户。通讯员刘诗雨摄

连续多年的农村公路建设,有效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为农村居民、城市游客创建了安全畅通、高效快捷、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提升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

“我们要让每公里公路都实现更大价值,赋能乡村振兴。”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条条看似普通的农村公路,紧扣产业特色与资源禀赋,打造“一程多效”的发展载体,成为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