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底,苏州培育100名卓越企业家

为打造一支与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推进新型工业化,近日,苏州市发布产业人才“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新型工业化产业领域,紧扣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发展需求,集聚一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产业“卡脖子”问题的卓越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卓越工匠,目标到2027年底,构建产业卓越人才梯度培育体系,培育100名卓越企业家、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卓越工匠。

根据行动计划,苏州将着力推动产业卓越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平台,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突出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和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培养,建立产业人才分层培养体系。支持工程师人才参与人才攻关联合体建设,协同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难题。鼓励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揭榜领题”以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等制度。鼓励用人单位推行“技术总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为让产业管理人才培育体系更加完善,苏州还将通过开展产业最新政策宣贯、企业家培训等方式,完善卓越企业家培育。

据介绍,产业卓越人才培育对象是长期奋战在产业一线,在所从事的专业具有深入研究,在我市全职工作或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优秀人才。具体分为三类:“卓越企业家”要求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准链主企业中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职务,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优先支持企业主要创办人、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以及带领企业聚焦主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承担国、省、市级重大项目(工程)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或获得过国、省、市级企业荣誉的企业家。

“卓越工程师”面向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准链主及骨干企业中担任技术总监以上的人才,包含技术总监、研发总监、技术副总裁、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首席工程师、总工程师等。此外,还包括长期工作在企业技术研发一线,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优先支持具有主持(参与)国家或地方项目(工程)经验,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的人才。

“卓越工匠”面向在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准链主、骨干企业及重点企业中,从事制造及生产的技能人才;长期从事一线基础工艺技术攻关、实践操作等工作,掌握的先进技术工艺,优先支持掌握行业技能的人才。

据悉,产业卓越人才建设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企业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论证、市级审核、认定发布的工作流程。其中,卓越企业家享受《苏州市人才分类认定目录》C类人才待遇,卓越工程师享受D类人才待遇,卓越工匠享受E类人才待遇。(苏报融媒记者 王安琪/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