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特高压产业链协同创新共拓全球市场

围绕特高压核心技术攻关,沈阳正加速形成以链主企业引领、配套企业协同的特高压产业链集群,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赋能,区域内上下游企业聚合发力,实现集群式发展,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核心技术攻关引领产业升级

作为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凭借高效传输与强大的适应性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

近日,在特变电工沈变公司的车间里,一架正在组装的产品即将应用于沙特中南柔直输电工程±500千伏柔直换流变压器,并将为当地的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这是沈变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次出口沙特的一个直流项目。产品采用了单向三柱式,是我厂单柱容量最大的变压器。”特变电工沈变公司设计部主任设计师张洪介绍说。

目前沈变公司已累计开发世界级新产品176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六项,为3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绿色电网建设的“交钥匙”工程。凭借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沈变公司也在吸引着配套企业扎根沈阳,携手发展共同出海。

产业集群协同释放倍增效应

“上下游企业集中布局,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物流和生产成本,提升了整体的效率。企业间通过技术共享和联合研发,加速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通过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也增强了我们行业的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特变电工沈变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部长李伟介绍说。

链主企业全力攻关核心技术,配套企业则聚焦硬件领域的专业化发展,目前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有约70%的产值来自外部采购。围绕链主企业,在周边已聚集起一批优质配套企业,其中沈阳宏远电磁线公司作为电磁线行业的冠军企业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日前,记者来到宏远电磁线车间,里面摆放着各种型号的电磁线产品。据介绍,这些看似普通的铜线正是特高压变压器的血管,它们每一根都可以承受住百万伏电压的极限挑战,也可以在零下60度的极寒环境内纹丝不动。10年前,这种高端的电子线完全依赖于进口,价格高昂到需要以米来计算,而如今这里生产的±1100千伏的直流换流变压器用的部分导线已打破国外垄断。

电磁线车间产品负责人柴娜告诉记者,多年来宏远公司从提升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开发,目前已拥有80余项国家专利。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公司又对电磁线进行了新的技术革新,开发出新能源汽车800V驱动电机用电磁线,形成多元化产品,开辟了新的赛道。

全球布局打造“中国方案”名片

在沈阳浑南区新兴产业园,沈阳海为电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紧生产特高压变压器用金属波纹膨胀储油柜,这一关键部件能够有效提升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今年三月,企业最新研发的产品正式投产,目前订单已排至三季度。

企业负责人邵佰疆告诉记者,海为电力的行业占有率超过50%。在一些重大领域,比如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项目、国家核电项目以及国家高铁项目的占比基本上都超过80%,其中在特高压项目中海为产品占比是100%。目前,海为电力已深度参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作为“小巨人”的企业正不断撑起产业脊梁。

辽宁特高压产业集群通过上下游企业紧密协同,正从单一产品制造向全链条协同转型,从本土配套迈向全球输出。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设计部主任设计师张洪表示,企业将继续聚焦产品创新,带动区域产业链整体升级,助推我国输变电产业形成更强的集群竞争力。

海为电力负责人邵佰疆表示,海为电力将以科技创新继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国家重大项目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宏远董事长杨绪清认为,变压器行业目前在国际国内正处于高峰期,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国内的同时走出国门,扩大国际市场。

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

编辑:刘澎

责任编辑:刘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