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朱文义:32载守初心,一片丹心育桃李

午餐时间,朱文义在食堂与学生一同吃午饭,询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记者张梦婷摄)

新疆网讯(记者张梦婷)午后阳光斜照进办公室,一个身影正伏案用红笔在草稿纸上描绘着精妙的几何世界。6月30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诚毅校区见到了该校党支部书记朱文义,从教32载,他始终保持着随时做题、思考的习惯。

回忆初登讲台的场景,朱文义目光中泛起涟漪。

“当时教学条件比较简陋,几何模型都很稀缺,我就想办法自制。”朱文义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去了哈密矿务局第三中学,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立体几何图形,他找来废旧木材、硬纸板,动手做三棱柱、圆锥等立体模型。他还自己研究考点考题,分析学生的易错点,编写成强化练习题。

如今,尽管教学环境已焕然一新,但朱文义依然保持着钻研的习惯。

他的办公桌上,除了教育理论书籍和教材,还摆放着厚厚一摞教案与笔记,纸页间密密麻麻标注着批注,有的页面被红笔反复修改得几乎看不出原本字迹。

他对教育的执着,不仅培育出一批批优秀学子,也深深影响着年轻教师。

“一次公开课后,书记带着我复盘每个环节。”青年教师孙熙雅说,从课堂导入时的“悬念设置”到小结时的“留白艺术”;从衣着、教态到语言表达、提问技巧和板书设计;从学科教学到德育渗透,朱文义毫无保留地分享了30余年积累的教学智慧,令她受益匪浅。

学科虽不相同,教学方法却相通。青年地理教师贾姝宁从朱文义的教学方式中受到启发,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融入生活场景,结合本地特点介绍自然地理成因,以及区位优势,更具接近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以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2024年9月,市第八中学诚毅校区正式开始招生,高中一年级招收6个班,初中一年级招收2个班,提供学位400个。由总校选派骨干教师团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实行管理同向、教师同频、名师同创、学生同育、课程同步、课堂同效、评价同标、活动同构、餐标同质的“九同”管理模式。

“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在这片崭新的校园里实现全面发展。”同年6月,朱文义带领骨干教师团队紧盯工程进度,同时在现场设立招生咨询点,用专业解答消除家长疑虑。

朱文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各类特色活动:走进科技馆,在古人观测天象的智慧与现代VR科技的碰撞中感悟科学魅力;漫步美术馆,以数学视角解析画作的黄金比例与空间构图;来到田间地头,在播种与收获中探讨光合作用的奥秘,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朱文义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备课本的首页写着“粉笔虽小,承载的是民族的未来;教室不大,装下的是祖国的希望”,恰似朱文义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