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再造” 助企强市|何以再造一个“定州电厂”?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施工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摄

吊塔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人员忙碌……在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各施工节点“热气腾腾”,两台锅炉大板梁验收完成、水冷壁受热面开始吊装、机组主厂房A列施工到顶,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施工现场。白永民 摄

这是定州深入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推动四大支柱产业裂变扩张的现实实践,也是实现“四个再造”的生动注脚。

聚焦“双碳”目标,定州能源转型的浪潮愈发澎湃。国能定州电厂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指导下,定州准确把握机遇,全面推进国能定州电厂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无疑是这场能源变革中的关键一子。

这个总投资55亿元的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将新建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同步建设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及脱硫废水零排放设施。开工伊始,便备受关注。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施工现场。白永民 摄

国能河北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定州电厂三期及规划配套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与公司一二期规模相当,因此也被称为再造一个“定州电厂”。

作为河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它与定州新型能源强市建设及石家庄都市圈发展紧密协同。

从效益上看,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潜力巨大。双机投产后(设计)年发电量将达59.4亿千瓦时,供热量1943.5万吉焦,预计新增供热面积5700万平方米,较现有2200万平方米实现倍增。通过“定热入石”工程,采用长距离大温差供热技术,供热范围从定州、曲阳扩展至石家庄市区、新乐市区、正定新区、正定县城四个区域,打造区域能源供应中心。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施工现场。白永民 摄

转型发展,不是一道新命题,继续向纵深推进,则需要新科技的持续助力。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从规划起就瞄准行业前沿,在智能化、绿色化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进智慧电厂建设。基建期依托国产BIM平台,实现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的可视化管理;在一二期经验基础上,构建智能监盘、报警、寻优、控制四维一体的机组控制策略,实现机组高效、智慧运行;搭配视频AI识别、巡检机器人、斗轮机及灰渣运输无人值守等技术,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

“项目建成后,汽轮机进汽参数将提高到30MPa/605℃/622℃,纯凝工况下供电标煤耗269.98g/kWh,指标为同类机组国内领先,环保指标实现全厂废水零排。”国能河北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主任马晓军说。

目前,项目各区域施工均衡推进,完成整体工程量约45%,施工进度与计划保持高度一致。这背后,“定州速度”与“定州温度”贯穿始终。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施工现场。白永民 摄

在省、市两级的积极统筹和有力支持下,定州市成立工作专班,全程对接、精准服务,加速各项工作向前推进——

2天完成社稳报告评审与批复;7天取得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9天完成土地收储;20天完成土地测绘与组卷报批;27天完成项目初步设计;68天完成从规划到核准批复……跑出了同领域最快加速度。

数据的背后,是定州政策红利向发展动能的高效转化。

市发改局等相关职能单位主动对接、协调,以集中办公、并联办理等方式对三期工程进行审批、组织申报;高新区直管园区服务局对接本地环保设备公司,力促项目设备采购降本增效;电力公司不分昼夜,配合施工电源35kV线路施工改造,确保施工用电安全可靠…… 政企协同的“化学反应”,让项目建设始终保持“加速跑”状态。

国能定州电厂三期项目施工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沛涵 摄

“从项目前期的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到环评、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政策支持精准有力,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各级工作人员经常深入项目一线调研,主动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为项目顺利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也坚定了我们发展企业、扎根定州的信心。”张永表示,项目团队锚定2026年双机投产目标,全力冲刺5号锅炉水压试验、厂区用电等关键节点,全力打造“工期短、造价低、质量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创国家级优质工程。

工程建设效果图。

这场政企协同的实践,最终指向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塑。

“定州电厂三期项目被列为省重大项目,投产后将缓解河北南网调峰压力,同时作为全省首批‘煤电+可再生能源’联营项目,其配套的风电项目实现了定州风电产业零的突破,助力能源强市建设。”定州市发改局一级主任科员安保强说,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主动靠前服务,深化政策落地,持续用力推进定州电厂三期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烈日如火,热浪滚滚。施工现场不惧“烤”验,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展望未来,一个更加清洁、高效、智慧的能源新地标正在定州大地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