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视界丨致敬劳动者:唯有劳动可以让人驾驭人工智能

劳动,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叙事方式。

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数字时代的智能代码,劳动者的身份始终在“社会财富”与“主体价值”之间激荡。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美好生活中的点滴变化,都离不开亿万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奉献。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当历史时针拨向21世纪第25年,人工智能引领的AI浪潮,正在重塑劳动形态的当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共识,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更珍贵。劳动之于时代,也有了崭新的三问。

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劳动吗?

站在转型关口,“替代低效”的AI,已渗透到劳动的核心场景中。深圳福田区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后,公文处理效率大幅提升,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跃升至95%,传统需4小时的法律文书生成被压缩至几分钟;某知名车企超级工厂机械臂替代焊接工,冲压车间、涂装车间的自动化率达到100%。通过精准的数据处理与规则化任务执行,AI将人类从机械劳动中抽离,转向更具创造性的决策与分析,重构劳动价值的分配链条。

焊接车间焊接机器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图据川观新闻

危机中更孕育着转机:AI并非“抢饭碗”,也会创造“新饭碗”。随着人工智能快速重塑就业市场,“AI训练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需求激增;而兼具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的“紫领”人才正在崛起,并活跃于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到2030年,将有22%的就业机会面临变革,新创造1.7亿个工作岗位,9200万个工作岗位将被替代,技能升级将成为打工人的标配。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清·魏源《默觚下·治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广袤农田到智慧城市,从生产一线到实验现场,越来越多的一线劳动者以AI赋能劳动过程,让人机协同成为提升劳动尊严的新范式。在某社交平台,“新行业”话题讨论破千万,无人机飞手、AI训练师等新兴职业,展现劳动形态的无限可能。

“人机共生”,对劳动者意味着什么?

技术革命的浪潮,既重塑了劳动力的市场格局,也造成了劳动者的“隐性疲劳”。中国社科院学者孙萍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算法曾通过“砍冗余时间”逼迫骑手自我剥削——若90%的骑手在55分钟内完成1小时订单,系统会默认将时限压缩至55分钟,形成恶性循环。

当算法从效率至上的指挥棒转变为增强人类创造力的工具,劳动才会回归其本质。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总和各地工会实施了工会数智化建设工程,以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深圳试点“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要求平台公开用工算法的价值取向参数;某外卖平台骑手携手逃离算法“五指山”,让平台推出超时免罚款试点和防疲劳机制,以科学的方式平衡劳动与获得感。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劳动者的双手,也在技术狂飙中托举着人类区别于AI的“精神宝塔”。在四川乐山夹江,黄祖尧旗下企业利用数智化蛋鸡平台,为全国送上日均600万枚生态鸡蛋;在安徽泾县,数字工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宣纸的制作工艺与创意设计结合,赋予宣纸新的生命力;电子科技大学刘奥教授和朱慧慧研究员在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领域首次实现了高迁移率且稳定的非晶P型(空穴)半导体器件的突破,打破了该领域长达二十余年的研究僵局……人类劳动独有的创造性、情感性和价值判断能力,依然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文明火种。

智能化生产车间虽不见人影生产却如火如荼 图据川观新闻

今天,劳动为何依旧光荣?

答案或来自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基因密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本质上是一部劳动创造史。从《尚书》“惟日孜孜,无敢逸豫”的勤勉教诲,到李大钊“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的至理名言,再到焦裕禄“誓要荒滩成沃土”的个体奉献,劳动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核。

答案或来自成为时代缩影的劳动模范,其精神跨越百年时空,始终与民族复兴共振。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他们中既有攻克技术难题的科研骨干,也有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的基层干部,还有驰骋于街头巷尾的“快递小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跨越时间长河,光荣的劳动者将个人奋斗汇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以汗水浇筑劳动光荣的印记。

答案或来自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劳动者自我修炼的关键,在于建立善用AI而非抵抗AI的能力。兼顾数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融合的学习模式,形成支撑劳动者职业转型的底层能力架构,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站在时代洪流中,我们每一位劳动者都在被荣光照耀,因为唯有劳动可以让人驾驭人工智能,劳动才是“人”上人。

本期话题“人机共生”,对劳动者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看?评论区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