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失信有什么

事业单位失信主要会带来以下后果和影响:

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限制

失信主体在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时将受到限制。例如,上海公务员考试中有两名考生因法院生效判决未执行记录而被报名审核不予通过;江苏规定醉驾算交通失信,影响考公务员。

在职人员的影响

在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失信行为的,其评先、评优、晋职晋级也将受到影响。

高消费限制

交通出行高消费将会被限制,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还会被限制出入境。此外,买房、买车、出门在外居住星级以上酒店宾馆等都不行。

信用惩戒

失信被执行人将会被人民法院曝光,并且法院会联系相关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保、行政审批等方面给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社会公示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其他限制

失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被列入会成为国家或地区重点监督管理对象;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等。

事业单位处分

事业单位人员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并不属于开除的情形,要不要开除由所在单位决定。但会受到警告处分,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失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报考资格受限、高消费限制、信用惩戒、社会公示、其他限制以及可能的事业单位处分。建议失信主体尽快履行法定义务,以减少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