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来一补具体指什么

“三来一补”具体指的是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贸易形式,最早在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初期,即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出现,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来料加工:

外商提供原材料,委托我方工厂加工成为成品。产品归外商所有,我方按合同收取工缴费。

来样加工:

外商提供样品、图纸,有时派出技术人员,由中方工厂按照对方的质量、样式、款式、花色、规格、数量等要求,用中方工厂自己的原材料生产,产品由外商销售,中方工厂按合同规定外汇价格收取货款。

来件装配:

在对外贸易中,根据协定的条件,由外国厂商向我国厂商提供需要装配的零部件、元器件等,包括提供装配所需的设备、技术、有关仪器,由我国厂商装配成成品,交外国厂商。

补偿贸易:

买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厂商进口机器、设备、技术,以及某些原材料,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产品或劳务等偿还的一种贸易方式。

“三来一补”企业的主要结构是:由外商提供设备(包括由外商投资建厂房)、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中外双方对各自不作价以提供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三来一补”企业;中外双方不以“三来一补”企业名义核算,各自记账,以工缴费结算,对“三来一补”企业各负连带责任的。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渐发展,2000年后,由于中国政府对“三来一补”企业的政策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没能引导企业的利益结构发生变化,因此“三来一补”的企业结构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不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