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开展2025年地质灾害精准转移避险演练。
转移“受灾群众”。
红网时刻新闻5月9日讯(记者 蒋楠)5月9日,正值汛期,衡阳市开展2025年地质灾害精准转移避险演练,进一步完善衡阳市地质灾害避险防御流程,强化多部门协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立参加活动。
当天上午,在库宗桥镇华山村,一场模拟连续降雨后,地质灾害黄色、橙色、红色三种预警连续发布的综合避险演练活动拉开序幕。
演练分为四个科目,地灾预警与巡排查、预警响应及精准转移、灾情测绘与调查监测、险情解除及回迁,紧扣雨后排查、入户宣传、会商研判、一线督导、应急响应、避险转移、应急调查、回迁安置等环节,全面模拟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风险区相继触发临灾避险转移条件,并对“631”机制、“四个一律”“打通最后一公里”等工作要求进行“划重点”。
演练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依托衡阳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成果,组织自然资源、应急、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精准、有序、安全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本次演练深度融合多项前沿技术:无人机执行空中勘察、红外搜救等任务,实现精准定位与快速响应;三维激光扫描仪构建地形数字模型,为灾后分析提供数据支撑。这些“黑科技”与人工巡查形成互补,大幅提升了避险效率与安全性。
据悉,演练活动由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衡阳县人民政府、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