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旺小学520名学生走进茶山 体验“茶芽尖上的第一课”

...

4月16日,昆明市官渡区方旺小学520名学生在晨曦中走进茶山,将劳动课堂延伸至茶园。孩子们通过采茶青、制香茗、创茶艺的全流程体验,在指尖触摸中感悟千年茶文化。

清晨的十里铺茶山阳光轻洒,孩子们化身“小茶农”穿梭于苍翠茶树间。四年级的李思瑶轻捏茶芽时格外专注:“原来一芽两叶的标准采摘需要这么细致,采满竹篓虽然辛苦,但想到能亲手制作茶叶就特别期待。”

晾晒场上的茶青舒展着蜷曲的身姿,炒茶锅前升腾起袅袅青烟。四年级的李柏叡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学习“抖、搭、捺”炒制技艺:“每片茶叶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十二道工序,终于明白‘杯中叶,汗里香’的含义。”劳动教育中心里,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茶饼压上专属印记,在茶汤氤氲中聆听茶马古道的故事,触摸中华茶文化的千年脉络。

校园长廊变身茶文化艺术馆,处处洋溢着茶香,晾晒茶叶、搓揉茶叶、炒茶、沏茶、茶点、奶茶、茶糕,每个小小的摊位前都聚满了围观的同学。

“我们践行‘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育人理念,通过茶文化实践实现五育有机融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劳动中发现自己的人生茶味。”据方旺小学校长陈洁介绍,每年清明后到谷雨前,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来到校外实践基地采茶制茶,这样既可以把劳动课搬到茶山,同时也可以挖掘“十里香茶”的价值。除了劳动实践,学校还编纂了关于茶叶的教学书籍,把茶文化融入了教学课程。

十里香茶,原产于官渡区金马街道十里社区十里铺村,栽培于唐代。在明朝万历年间,地方官将十里茶推荐为“贡茶”。十里香茶在春夏秋三季皆可采茶,制成的茶叶略带白毫,条索细嫩,汤色青绿透亮。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张颖

通讯员:郭武辉

编辑:贺靖

审核:伏立群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