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加速升级的当下,富平县的奶山羊产业,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羊乳产业链,还因羊酸奶、羊奶片等多样化羊奶制品受到市场青睐,反映了良好的供需匹配。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近期联合发布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为着力点,为农产品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从“产量优势”到“品质突围”,夯实消费根基。农业的竞争力,源于对品质的坚守。《方案》提出,提升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水平。陕西的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区域公用品牌,正是通过标准化生产、绿色化管控,实现了从卖产品到“立品牌”的升级。
从“田间”到“云端”,重塑流通环境。流通环节的堵点,曾制约着农产品消费。依托“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陕西的柞水木耳、大荔冬枣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快速打通城乡市场壁垒。特别是陕西以“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县乡村物流体系,推动农超对接、预售集采等模式,降低流通损耗,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从“单一消费”到“多元体验”,激发乡村潜能。农产品消费与文化体验、休闲旅游深度融合,能够激活乡村资源的全要素价值。比如,陕西的汉中茶旅融合示范园将茶园观光、制茶体验与民宿经济结合,蓝田以“咖啡+田园”打造网红打卡地……此外,陕西多地依托“村BA”、非遗市集等特色活动,将农产品销售嵌入节庆场景,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
推动“优质供给”与“多样需求”动态平衡。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陕西还需进一步强化品牌矩阵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网络、深化三产融合,让更多“藏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让更多消费升级的红利惠及城乡百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