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诗人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重阳节游子孤身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自然而然地想起故乡的山川。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浣溪沙·重九旧韵
〔宋〕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仔细更重看。
此诗表露出作者认他乡为故乡的亲切感,词人的怅惘与慰藉兼而有之。可恨彼此相聚能有几多时光,这一次分开之后,不知哪一年才能与友人重逢,届时,愿再次面对茱萸仔细把玩。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齐山。由高处下望江水,一切景色都映在碧波之中,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他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由眼前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诗人离家远行,前面是青山,后面是家乡。青山越走越近,家乡越来越远。青山无限,路途漫漫。思乡之情,陡然显现。行得越远,思念愈甚。“回看”有留恋,念念不舍;有无奈,不得不行;可能还有顿悟、遗憾、怅惘……忽觉恐怕是突然想起今日节庆而倍思亲吧。重阳登高,一般是呼朋唤友,一个人恐难耐寂寞。遇到高山,自然想喝点重阳酒,只可惜这里的山菊还没有开花。诗人重阳既未登高,又没饮酒,本想从俗,结果事事不能如愿,徒唤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