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九嶷山

境内群山起伏,山势奇特,景观迷人,山上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斑竹丛生,清泉飞溅;山中飞禽鸣啼,走兽出没;紫霞岩、玉琯岩、飞龙、碧虚、白马等岩洞名胜、星罗棋布;山下瑶胞散居,吊楼幢幢,林木掩映,素以独特的风光,动人的传说,丰富的文物,奇异的溶洞、古朴的瑶家风情驰名中外,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九嶷山乃天下名山,《史记.五帝本经》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中华民族始祖舜帝就葬于九嶷山下。

盘王殿

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瑶族人民每到一地都要建立盘王殿,以纪念先祖。江华瑶族进入县境后,曾立有数座盘王殿,但风雨剥蚀,早已毁坏。后来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将原建于姑婆大山中的盘王殿迁建于县城沱江镇。迁建的盘王殿,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平头岩公园内,地势依序为低、中、高三级,与平头岩相对应。

上甘棠村

历史文化名村上甘棠,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起至隋开皇九年(589年)止在此建谢沐县治,长达700年。谢沐县以谢沐二水汇合为谢沐河而得名。这两条水实则为雌雄二水。雄水发源于都宠岭雄川源,源于高山雨水;沐水为雌水,源于石灰岩地下水。雄雌二水汇合处,山环水抱,气场信息得天独厚,确是一方风水宝地。周氏先祖唐朝天宝年间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至今已达1240年。“甘”者甜也,“棠”,海棠果,即野苹果。甘棠,甜甜的野苹果。这是从出产苹果的老家山东带来的地名。

大泊水瀑布

千家峒大泊水瀑布风景区位于江永县城北11公里的千家峒瑶族乡,不仅在98年被命名为省级风景各胜区,同时也是全世界瑶胞寻根访祖的圣地,称为瑶族古都千家峒。千家峒由上、中、下峒三个盆地组成,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四周崇山峻岭,平均海拔千米以上,有8万亩原始次生林,仅有“穿岸”唯一通道;境内山幽、林深、洞奇、瀑美、泉温,瑶族风情浓厚。这里至今保存着“盘王庙”、“盘宅妹墓”、“平王庙”等瑶族历史文化古迹,流传着神奇动人的民间传说。

舜皇山

位于湖南省东安县境内,国家级森林公园,省自然保护区。史为舜帝南巡驻跸地。舜皇山层峦叠翠,峰险、瀑布纵横、溶洞状丽,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4米,总面积1454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1.8%,有原始次森林5300公顷。

阳明山

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湘水之东,双牌县境内东北隅。主峰海拔1625米。五黄公路直通山下。方圆数十里间,山高水秀、林木茂密,环境幽美,景色迷人,是个天然游览胜境。

阳明山境内70%的山地海拔在1000米以上,群山连绵,山峰环立,主峰望佛台海拔1624.6米,登峰远眺,极目千里,上可达九嶷,下可见衡岳,芝城冷区和蜿蜒潇湘,无不历历在目。山高谷幽,石怪峰奇,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松涛和鸣,秀竹滴翠,流泉飞瀑,云山雾海,路转峰回,鸟语虫鸣,奇花异草,相互辉映。人立山间,宛若进入“鸟鸣山更幽”的人间仙境。

树德山庄

树德山庄又名唐生智故居,民国16年(1927年)建于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

树德山庄是一处规模较大、中西合璧的庄园式建筑。其券廊式建筑体现了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风格。平面布局以湘南民居传统对称手法,天井、大门、走廊、回廊及半园形窗户,玻璃方格及洋楼采用不对称的格局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做法。

千马坪

千马坪村位于金陵镇以北13公里处,是金陵山区的一个大村落,现有村民283户964人。相传清道光年间瑶王赵金龙起义,在该村中央的空坪上驻军放马,村子因而得名。这里有佛教宝地、世界银杏之王、万亩竹海等景观。

香零山

香零山在市区城东五里潇水河心,南北宽15米,东西长25米,高出水面12米,是一座岩山小岛。旧产香草闻名于世,古称零陵郡,即以此山名。

香零山为天然石矶结构,地处中流,随潇水水势而展现不同的风光,势浩荡则如汪洋中之一小舟,水势弱小则岛亭昭然挺立。若雨后日出,烟锁山脚,雾雨朦胧,往来舟楫,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烟波浩渺的意境,因而有“香零烟雨”之称,为永州八景之一。

月岩

月岩,是开放性的岩。一般的岩都是封闭的,从洞口进入,里面阴暗幽明,或高大宽敞,或深不可测,封闭在石山里面。月岩则是开放的,它实际上是一座顶腹皆空的大石山,依据遗留下来的岩石结构和自然走势,天造地化,鬼斧神工,自然地形成东、中、西三个岩洞。月岩洞门,高大巍峨,宛如城阙。岩口恰如月形,远远望去,阳光照射,宛如一轮明月悬挂在半山腰中。

柳子庙

位于湘南,与广西毗邻。这是一处历史悠久、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景胜众多,古迹昭昭。说起永州,人们首先会想到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永州虽有胜景恐亦在闺中人不识,但柳宗元在永州写下那么多关于永州的华文诗赋,为永州传播声名作出了贡献。柳子庙就是永州人民为纪念他而筑建的。

异蛇村

永州“异蛇”之可怕,世人皆知。早在公元854年,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说》中就有记载,称它“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永州真的产这么一种剧毒无比的“异蛇”吗?带着疑惑,我们来到当地有名的“异蛇村”。   其实,“异蛇村”并非一个行政村,而是坐落在永州芝山区富家桥镇的一家股份合作公司。1993年,由当地10户农民自筹4.5万元起家,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年创利税近500万元。    “异蛇村”占地120亩,建有标准化的养蛇场,饲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各种毒蛇。我们来时赶上下雨,蛇都躲了起来。蛇场的捕蛇能手周健涛为让我们见回世面,从高高的水泥围墙跳下去,在草丛之中拽出一大堆,看着一条条引颈发怒的五步蛇、烙铁头等,背上不禁有些发凉。与毒蛇长年作伴的捕蛇者,虽说不怕它“啮人”,但平常投食抓捕格外小心。他们饲养的一种俗称“草上飞”的眼镜王蛇,围墙之上就罩着铁丝网。

浯溪碑林

浯溪,是发源于双牌县阳明山的一条小溪,流经祁阳盆地看在县城南郊2公里处的古渡口流入湘江,这里溪水两侧和湘江的南岸五峰陡峭,古树茂盛,不管是唐朝的梓树,还是宋朝的柏树和元、明、清朝的松树、檀树,都是郁郁葱葱。

舜庙

九嶷山及永州一带民众,为了感谢舜帝的功德,先后多次建造舜庙来表示他们的崇敬。 相传秦汉以前,舜庙建在舜源峰下太阳溪;唐代,原庙宇已毁,诗人元结作道州刺史,为了便于就近祭祀,就在道州城内(今道县,属零陵地区)建了一座舜庙;唐僖宗时,又把舜庙迁回,并建舜庙碑文;明洪武年间,重建舜庙于舜源峰下,庙南北长约80米,分为前殿、正殿、东西配殿和后殿等几个部分,四周绕以宫墙,东西均有大门,正殿后面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至今仍存。

朝阳岩

位于永州市芝山区潇水西岸。因其山光水色,风景秀丽,古有“朝阳旭日”之称,为永州八景之一。   唐太宗永泰元年(765),时道州刺史著名诗人元结诣都计兵途经永州,系舟岩下,爱其山水佳胜,以其岩口东向取名“朝阳”并为之作《朝阳岩铭》及《朝阳岩诗》,从此流芳千古,名传万世。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搜奇揽胜,常到此游赏并题有《渔翁》《江雪》等诗。此后历代文人骚客作诗题咏甚多,其碑作石刻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萍岛

在永州城北,潇湘二水汇流处,为永州著名风景胜地,唐宋以来,即负盛誉。此景是“潇湘八景”之一的“潇湘夜雨”,亦是“永州八景”之首,又名“萍洲春涨”。   每逢春夏水涨,立于岛上石矶,举目四望,黄叶古渡,迥龙宝塔,江天风月,远浦归帆,渔舟唱晚,画意诗情,尽入眼底。岛如随水沉浮一叶扁舟,风韵万般。每逢潇潇落雨漫天弥下,游人夜宿萍岛就可手把一盏香茶卧听江涛,或手执一把罗伞踽行于江畔,领略迷蒙夜雨所带来的静谧氛围和朦胧之美。

金洞漂流

永州金洞漂流被称为“亚洲第一漂”的金洞漂流,惊险、刺激、安全,野趣横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位于金洞国家森林公园,有“流金的仙人洞”之称,距祁阳火车站66公里,永州火车站83公里,至衡昆高速公路(2003年建成通车)祁阳金洞接口处仅26公里,来金洞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区观光旅游,欣赏旖旎的自然风光,聆听动人的瑶族民歌;参加惊险、安全又十分刺激的金洞河漂流的冒险活动,是都市人的向往和追求的好地方。

大木源漂流

大木源漂流区内原始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氧吧、聚泉成河的溪流,浑然天成,蜿蜒环绕。夏季平均气温 22-26℃,相对湿度85% 以上,是绝佳的避暑养生胜地。

秦岩溶洞

秦岩溶洞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沱江镇东南38公里的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吴望山),相传为秦始皇开疆屯兵之遗址,是江华八景中颇有影响的胜景溶洞,属喀斯特地貌。秦岩千姿百态,胜景宜人。全长3.8 公里,其中地下水路1000米,洞内约6.8万平方米,深洞蜿蜒曲折,悬壁高挂,石浆钟下乳,琳琅满目。

舜皇岩

江南风光好,舜岩美景多。舜皇岩相传是舜皇的地下别宫,人称神秘之境。它位于东安县舜皇山东麓,大庙口八旗田洞中的一座独立的大石山内,相传舜帝晚年南巡至东安,见该地重变叠嶂,青秀挺拔,流水明净,田园如画,被吸引进山巡视和狩猎,便在此最高的山峰定居下来,因而该山得名曰舜皇山。《史记五帝本》记:“江南有十峰,而舜峰高矣”。湖南省《一统志》永州府《文艺志》载:“永之东安有舜峰、玉陛源、皆祀有虞氏,东安近九嶷,因舜南巡狩所经也”。舜旅居舜皇山期间,经常下山视察民情,为方便起见,特修建了这座地下别宫。

小古源漂流

小古源坐落于中国最美丽,最具文化品位的小城,女书文化发源地江永县允山镇的都庞岭境内,属于瑶族发源地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与古宅水库相邻,离阳朔景区只有100公里,开车时间两个小时。漂流全程8公里,起于李家坪的溅头塘,止于小古源的双河口。

三分石

九嶷山三分石位于湖南宁远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南端,宁远县与蓝山县交界处,是九嶷山主峰,海拔1822米,俗称舜公石,由三块360余米高的花岗岩组成。峰下瀑布飞空,峰上白云飘逸,蔚为壮观,且富有传奇色彩。一说三分石将飞瀑分成了岿水、潇水、沱水而得名;二说自舜帝驾崩九嶷山苍梧后,此山就每年长高三分而得名!

千家峒

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群山环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永州江永千家峒就是指生活着上千户人家的山间小平原。江永千家峒人文古迹多,旅游资源丰富。千家峒古文献记载的峒口、四块大田、九股水源、枫木凹、白石岭以及造型奇特美观的鸟山、马山、石狗山等地形地貌特征就在江永千家峒内;元大德九年瑶民为抗击官兵围剿,在峒口的石山上筑起的古石墙仍依稀可见

紫霞岩

紫霞岩位于九疑山舜陵景区的舜帝陵南1公里山腰,系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该溶洞分内外岩。   紫霞岩又名重华岩、斜岩。岩口轩昂,气势恢宏。岩内有可感、可视、可听的风洞、雨洞、雷洞、八音堂,雄半的瀑布流水声,而且石钟乳以巨大、精美著称。

舜源峰

舜源峰也叫陵山,“远古无墓葬,依山为陵。” 因而舜源峰即视为舜帝的陵。舜源峰为复斗状,主峰雄姿耸立,海拔650余米,峰顶有古石枞一株,大可两人合围,虬枝劲叶,仰天临风,有如冕旒,山上山下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两侧修建有石砌游道逶迤而上,直达中峰,西峰,峰顶建有览翠亭一座,供游客观景和歇息。登临峰顶,极目远眺,九疑万山滚滚,群峰连绵,云雾缭绕,座座峰头都倾向舜源峰,形成“万山朝九疑”之胜景,在此一览无余,颇为壮观

秦岩溶洞

秦岩溶洞位于湖南省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沱江镇东南38公里的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吴望山),相传为秦始皇开疆屯兵之遗址,是江华八景中颇有影响的胜景溶洞,属喀斯特地貌。秦岩千姿百态,胜景宜人。全长3.8 公里,其中地下水路1000米,洞内约6.8万平方米,深洞蜿蜒曲折,悬壁高挂,石浆钟下乳,琳琅满目,全岩三个溶洞,即桃源洞,水晶洞,天仙洞,洞洞相连,景景奇妍。

韭菜岭

在中国南方巍峨的五岭之一——都庞岭腹地,有一坐高矗入云的山峰——韭菜岭,号称湖南的K2(K2即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世界第二高的乔戈里峰,以高强度、高难度和高风险著称),位于湖南永州道县月岩林场,海拔2009.3米,岭上野韭如茵,是都庞岭的主峰,山的西麓有一个面积3平方公里四周高山原始森林环绕,中间绿草繁茂,碧水涟绮的盆地,她就是数百年来瑶族几度寻根,向往回归的圣地——千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