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老赖”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欠款金额限制。关键在于债务人是否具备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以下情形均可能被认定为“老赖”: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
只要债务人具备履行能力,但故意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就可能被认定为“老赖”。
逃避执行:
债务人在法院执行过程中采取逃避、隐匿财产等手段,拒不履行义务。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债务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不如实报告其财产状况。
违反限制消费令:
债务人违反法院对其的限制消费令,进行高消费等行为。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债务人在法院执行过程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双方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
因此,无论欠款金额大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债务人都有可能被认定为“老赖”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面临一系列信用惩戒措施。建议债务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以避免被认定为“老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