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比赛中,上篮时撞人通常涉及到“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的规则。以下是具体的判定标准:
带球撞人
进攻球员在上篮时,如果其移动路线不合理,且主动发力与防守球员发生强烈身体接触,导致防守球员失去正常的防守位置或受到侵犯,通常会被判定为带球撞人,进攻方犯规。
进攻球员在上篮过程中,如果用肩部或身体的不合理冲撞来开辟路线,而防守球员已经提前站定位置且双脚未移动,这种情况也会判进攻方带球撞人。
阻挡犯规
防守球员在移动中阻挡了进攻球员的前进路径,通常会判防守方阻挡犯规。
防守球员在防守时未站定位置,或者处于移动中阻挡了进攻球员的合理路线,那么就会判定为防守犯规。
合理冲撞区
篮下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1.2米)为半径的半圆区域被称作合理冲撞区。站在圆弧线以内,只要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有身体接触,都可能会判防守犯规。
在合理冲撞区内,防守球员如果垂直跳起来不会被吹罚犯规,不跳或移动身体后起跳造成身体接触就会被吹罚防守犯规。
裁判的判定
裁判会综合考虑双方球员的位置、动作、移动情况等因素来做出准确判罚。具体的判罚尺度可能会因比赛级别、裁判经验等因素有所差异。
建议
进攻球员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特别是在上篮时,应保持合理的移动路线和身体姿态。
防守球员在防守时应保持合法的防守位置,避免提前站定或移动中阻挡进攻球员的合理路线。
裁判在判罚时应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判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