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一---特殊称谓
一、年龄称谓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以十年为单位。
1.10 岁是黄口,10 岁以下的是黄口小儿。
2.20 岁的男性会有成人礼,就是加冠,代表成人,此时男性身体不好,所以
称为弱冠。
3.三十而立。30 岁要成家立业。
4.四十不惑。不能有人生的疑惑,这个年龄非常容易想得开。
5.五十知天命,50 岁是半百,是知命之年。
6.六十耳顺。60 岁是花甲之年,因为一个轮回就是 60 年,也叫耳顺之年,
意思是 60 岁不再像年轻时一样。
7.七十古来稀。70 岁已经能从心所欲做想做的事。
8.80、90 岁是耄耋之年。
9.100 岁是期颐之年。期:期望;颐“养”。期望自己能长命百岁。
10.女性的 20 岁是桃李之年,比喻青春年少,非常美好。女性的 30 岁是半
老徐娘。
十五岁以下其他称谓
1.不满周岁是襁褓。襁褓是给把婴儿裹起来的被子。
2.2-3 岁是孩提,周围 2-3 岁的孩子都觉得很可爱,会抓住两个咯吱窝抱起
来,就是孩提。
3.7、8 岁是始龀,龀:开始换牙。
4.垂髫是儿童,古代儿童不绑头发的,所以是下垂的。“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说的就是这个阶段。
5.回忆幼年时会有很多发小,古人叫做总角之交。这时的孩子总是在头发上
绑两个小角。
6.十岁以下是黄口。
7.12 岁是金钗之年,已经开始梳妆。我国特别青睐“12”这个数字,相当于
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女孩的 12 岁是告别童年。
8.13、14 岁是豆蔻之年,是女孩子最美好的年纪,就像豆蔻这个草本植物一
样特别漂亮。
9.15 岁是及笄之年,要把头发完全扎起来,扎起来后就代表这家女孩子可
以出嫁了。女孩子生活在古代特别不幸,美好的生活太短暂了。
10.男性的 15 岁是束发之年,要把头发扎起来,立志去学习。
二、百姓称谓
第一类:布衣、黔首等。
第二类:黎民、黎庶、黎元、氓等。
第三类:庶民、苍生等。
1.布衣、黔首等。
(1)布衣。古代老百姓不能穿丝绸、锦绣等衣服,只能穿用布制作的衣服,
所以称为“布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意思是我本身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南阳种地的。
(2)黔首。老百姓喜欢带黑色头巾,所以称为“黔首”。是因为老百姓的衣
食住行比较简陋而得名。《过秦论》中批评秦始皇“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意思 是你已经烧掉了诸子百家的书籍,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老百姓,这里的“黔首”就是指老百姓。
2.黎民、黎庶、黎元、氓等。共同点:有“黎”字,都与战争有关。。
(1)涿鹿之战中,炎帝和皇帝共同把蚩尤打败,其中黎族人很多,变成了
战争的俘虏,就变为了黎民、黎庶、黎元等,实际上“黎”比百姓要低一等,慢
慢的和百姓放在了一起,统一指百姓。
(2)氓:失去土地,指代老百姓。
3.庶民、苍生等。
(1)“庶”:人数众多。
(2)苍生。北宋理学家张载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了考虑老百姓安生、立命的问题。
三、职业称谓
冰人——媒人
伶官、伶人——乐官、演员
杏林——医学界
梨园——戏曲界
杏坛——教育界
1.现在叫媒人叫媒婆、红娘,媒婆是口头称呼,在古代正式书面语是冰人,
记载有一个令狐公子梦到自己在冰上,与冰下的人说话,算命的人说冰上为阳,
冰下为阴,梦到的是阴阳之事,男女也是阴阳之事,没过多久就有人要给他说媒
了,结果没过多久,媒婆真的来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媒妁”就是媒
人的意思。
2.伶官、伶人:乐官、演员。在现代,演员的地位很高,而在古代,演员的地位一点都不高。伶官:演奏音乐的人,伶人:以演戏为生的艺人。
3.伶官、伶人在梨园工作,长安城有一个地方就叫梨园,曾在梨园调教宫女、乐宫,练习音乐、跳舞。
4.杏林:医学界。有一个姓董的大夫住在江西庐山,从来不收钱,如果病轻就帮他种一颗杏树,病重就帮他种 5 颗杏树,有一些医院也叫杏林医院。
5.杏坛:教育界。孔子在杏坛讲学,孔子讲学的地方也种了杏树,只不过他还用土垒了一个坛子,代表着一旦在坛子上讲话,就非常具有权威性。
四、其他称谓
尊称
①自家父母:高堂、双亲、膝下;
②别人父母:令尊、令堂;
③老师:恩师;
④别人家:府上、尊府。
1.自家父母:高堂、双亲、膝下。
(1)高堂:结婚就要拜高堂,一开始指屋子的正厅,后来演变为对父母的
敬称。
(2)双亲:父母双亲。
(3)膝下:小孩子很小时经常在父母膝盖旁玩耍。有个成语是膝下承欢。
2.别人父母:令尊、令堂。称呼别人的父母要加一个“令”字,父亲是令尊,
母亲是令堂。除此之外,别人的哥哥、妹妹是令兄、令妹,别人的儿子是令郎。
3.老师:恩师。
4.别人家:府上、尊府。“府”的本意是仓库,后来延伸为官府。如果别人
来我家做客,不能说“欢迎来到尊府”,要说是“寒舍”,是对自己家的称呼。
谦称
①学生:门生、受业;
②其他: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
③自家:寒舍、草堂;
④学堂:寒窗、鸡窗。
1.学生:门生、受业。
(1)门生:在门下学习。
(2)受业:老师传授,学生接受。
2.其他: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小可:《水浒传》中有提到过
“小可宋江”。
3.自家:寒舍、草堂、蓬荜。草堂是文化人自谦,形容自己居住地,例如纪
晓岚故居就叫月微草堂。
4.学堂:
(1)寒窗:寒窗苦读数十载。
(2)鸡窗。晋国时期有一个刺史买来了一个鸡,特别喜欢,养在自己书房
旁,每天读书学习,突然有一天鸡突然能和人进行交谈。
雅称
①父母:椿萱;
②岳父母:泰山泰水;
③兄弟:昆仲、棠棣、手足;
④夫妻:伉俪、伴侣;
⑤妇女:巾帼、男子称须眉;
⑥老师:夫子;
⑦同学:同窗。
1.父母:椿萱;椿:长寿。萱:无忧。“椿萱并茂”就是祝福父母健康长寿。
2.岳父母:泰山泰水。唐明皇要在泰山要祭拜天地,三品一下的官员都能升一品,只有一个人从九品升到五品,因为有泰山之力,其实是因为他的岳父帮助。
女婿:东床,东床快婿指王羲之,当时的尚书想和王家联姻,挑选时只有一个人
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觉得他不错,最终选的就是他,也就是王羲之。
3.兄弟:
(1)手足:“兄弟如手足”。
(2)昆仲。昆:兄;仲:弟弟。
(3)棠棣。棠棣也叫做常棣。
4.夫妻:伉俪、伴侣。伉:匹敌、相当;俪:配偶。伉俪:能相匹配的配偶。
例如伉俪情深、革命伉俪。
5.妇女:女子是巾帼、男子是须眉。常说“巾帼不让须眉”。
6.老师:夫子。
7.同学:同窗。
婉称
①家父、家母:家严、家慈;
②死去的父母:先父、先母、先严、先慈;
③夫妻一方亡:丧偶;
④夫死未嫁女子:孀、遗孀、孀居等。
1.家父、家母:家严、家慈。严:父;慈:母。前面加一个“家”字表示家里活着的、辈分高的人。
2.死去的父母:先父、先母、先严、先慈。父母死去要加“先”字,例如常看到电视剧会说“先帝”。
3.夫妻一方去世:丧偶。
4.女人死了丈夫:孀、遗孀、孀居等。孀居:丈夫死后不再婚。
谥号
①表褒扬:文、武、景、烈、昭、穆、桓等;
②表同情:哀、怀、愍、悼等;
③表批评:炀、厉、灵等。
谥号:大臣死后的称号。
1.表褒扬:文、武、景、烈、昭、穆、桓等。文帝:很少发动战争。武帝:
开拓疆土、发动战争。穆:常说的武穆王指代很多人,最常说的是指岳飞。
2.表同情:哀、怀、愍、悼等。一般给很小继位又去世的。
3.表批评:炀、厉、灵等。例如隋炀帝频繁发动战争,使得天下大乱。再例如商纣王也是典型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