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名城,古称豫章、洪都,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主要有:滕王阁、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绳金塔、汪山土库、嵩山岩塔、杏花楼、彰灵岗文化遗以及定山桥等八大古迹。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于唐永徽4年所建。因为李元婴的封号为“滕王”,故名曰:滕王阁。后来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滕王阁是1989年重建的,与古貌相比更为气派。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位于江西省南昌进贤县,始建于元代,一直持续到近现代。考古发掘遗迹与遗物主要为元、明、清三个时期。李渡镇有着1500多年的酿酒历史,自古以来就有酒乡之称,文人墨客,商宦布衣,皆因李渡酒而“闻香下马,知味拢船”。
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后历经沧桑,屡兴屡毁。相传,建塔前有一高僧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300粒,因此而得名绳金塔。绳金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
汪山土库,始建于清道光元年,汪山土库紧临鄱阳湖,湖区的百姓把大型的青砖瓦房称为“土库”,由于地处汪山岗,故名“汪山土库”。这个家族姓程,大塘坪的老辈人都习惯将汪山土库叫作程家大屋。2011年,汪山土库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嵩山岩塔位于南昌县冈上镇兴农村圆塘雷家的竹园内,始建于明朝嘉靖5年,到崇祯4年重修。是一个多层楼阁式石塔,有半层塔基,7层塔身,另加塔顶和葫芦形塔刹,塔平面为8角形。2018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杏花楼,亦称水观音亭,位于南昌南湖湖畔,三面环水,曲桥通达。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毁,数度易名,是南昌市区内一座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明宁王朱权五世孙朱宸濠的妻子娄妃常到此烧香拜佛,临水梳妆,因此改称“梳妆台”,又称“粉台”。万历年间,相国张位将此辟为别墅,改称“杏花楼”。
彰灵岗文化遗址位于南昌市安义县,经发掘鉴定是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5万年。在这里找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如“石核”、“石片”、“尖状器”、“砍砸器”和“刮削器”等。填补了我国已知旧石器在省区分布上的一个空白,为我国旧石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定山桥坐落在青云谱梅湖之上,全长16米,宽3.1米,三拱两墩,均由花岗岩砌筑而成。于清康熙25年9月募捐兴建,是青云谱道观的重要附属建筑。也是连接梅湖两岸的交通要津,原系南昌城南官马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为八大山人纪念馆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