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地税怎么算

个体户地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定期定额征收

税务部门会根据个体工商户的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即定额)。

如果个体工商户的开票金额超过定额,则需按超出部分补缴税款;若未超过定额,则按定额缴税。

增值税与营业税

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个体工商户需分别缴纳3%的增值税或5%的营业税。

附加税费

城建税:按增值税额的一定比例(通常为7%)计算缴纳。

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额的一定比例(通常为3%)计算缴纳。

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额的一定比例(通常为2%)计算缴纳。

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需按年度计算,减除成本、费用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

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同时免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示例计算

假设某个体工商户月营业额为6000元,其地税计算如下:

定额 :6000元

增值税:

假设按3%计算,则增值税额为180元(6000元 * 3%)。

附加税费

城建税:180元 * 7% = 12.6元

教育费附加:180元 * 3% = 5.4元

地方教育附加:180元 * 2% = 3.6元

个人所得税

假设按2%的税率计算,则个人所得税为120元(6000元 * 2%)。

总地税额:

6000元(定额) + 12.6元(城建税) + 5.4元(教育费附加) + 3.6元(地方教育附加) + 120元(个人所得税) = 6181.6元。

请注意,具体税率和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获取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