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方山,千年佛家圣地,燕郊诸山之冠

近日登了房山几处山,山石、古树、寺庙,林林总总,特别是在北京秋日天光的烘托下,更是美不胜收,令人无比惊喜!

上方山,位于房山岳各庄乡圣水峪村,最高峰860米,驱车80公里,去了。

典型太行山脉的地貌构造,景区大门用石头镶砌。

上方山

东门进去,顺着青檀峡谷往里走。


青檀峡谷

为什么起名叫青檀,青檀是上方山特有的树种。

路牌标注“檀韵”,顺路看到“山韵”,随手拍下一只正在飘落的黄叶。


落叶


走到上云梯的缆车处,看到地藏王菩萨小庙。喇叭里招呼“云梯艰险,建议缆车”,我们坚持爬上去缆车下的思路。


菩萨小庙

路遇一棵古树,这就是青檀了。青檀皮是宣纸的优质原料,药用和观赏价值都很高,关键是在北方较为罕见,只有上方山特有石灰岩及地形才让它生长。


青檀

路遇一断桥。

枯涧、枯叶与它构成一幅枯涩的图,忍不住问它,你为什么是断的?


断桥

准备上云梯了。


准备上云梯


上梯前,顺手喂一下池里的尾尾红鱼,拍一张照片留影。


水池


云梯始建于金代,明代多次修葺,共有262级台阶,需要抓住铁链攀爬。


云梯


北京还有一处天梯在凤凰岭,需穿崖而上。这里的云梯依壁而建,很快爬了上来。


上方山云梯


上方山具有2000年的佛教文化历史。顺着指示牌,往华严洞方向去。


往华严祖师洞方向去


房山是产石头的,顺路往上是修葺整齐的石头墙。一抹红房出现在上方。


红房


走过残桓遗址,来到华严洞。


华严洞


左边是华严古洞,上方山开发于东汉光武十年,开山祖师华严慧晟即修炼于此。

右边是肉身殿,供奉着华严宗第四十代宗师妙公大师的全身舍利。


华严洞


居士信众忙着劈柴。


劈材


叩拜之后,继续顺阶而上,绕山而行。回头俯瞰华严洞方向,气韵如此不凡。


回头望华严洞

这是在原址上,用石头新葺的庵。这处叫“送子庵”。

庵,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现在特指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庙。


遗址


转角有个龙王,向他拜拜。


龙王


路过很多这样的遗址和庵。上方山有九洞十二峰,七十二禅院。这里的庵,应该是寺庙而非尼姑庵。这是昙花庵的遗址。


昙花庵


石桌。感觉坐了一群古人,像是才刚刚离开。


石桌


转弯,突然就看见了它。


塔院


阳光下,金色树叶中,它如此粲然!


忏悔上人塔


塔院始建于金代,共有五十多座塔,上图就是整个塔院里最引人注目,也是最美的塔“忏悔上人塔”,高10米,建于辽代,距今900多年了。

这里的塔院由一个个小院组成,院落依山寺分布,遗址错落有致。


塔院遗址


这么美的树林、这么绚丽的秋叶、这么清幽的半山、这么大规模的塔院,让人叹悟昔日这将是多面盛大的佛教之地。


塔院


徜徉在塔院中。相信每一个到来的人都跟我一样,是惊叹!


塔院

从这里远眺,望见隐在群山树林中的山寺——狮子岭上兜率寺,上方山最大的寺院。


狮子岭上兜率寺


往狮子岭方向去兜率寺,树根从天而压,气势非凡。

有诗云:万顷松涛,翡翠盘中兜率寺;千山竹韵,玉笙吹彻狮子林。



从后院进入兜率寺,首先看到的是,大殿外壁的刻石,这就是传说中的《四十二章经》。这是明万历五年,大太监冯保所书,刻石十五条镶嵌于此。

想到了韦小宝。


墙壁上石刻《四十二章经》


绕道大殿正面,是释迦殿,门口一颗参天古木顶天而立。


释迦殿

僧,一人。

兜率寺


有孩问,门里这是谁?韦将军也


韦陀

关将军也在这里。


关将军

兜率寺山门。

汉白玉石窗卷,额题“兜率寺”。兜率寺,始建于隋代,为上方山“七十二寺 之首,方丈居住的地方。

诗曰:幽燕古奥室,兜率居中岩,花宫七十二,上下东西嵌。


兜率寺山门


路过若干紧闭正修缮中的寺院,树木都是这样的。


古树


上方山有松树王、槐树王、柏树王、银杏树王。

寻千年古树四大树王去。

首先看到了它“槐树王”。笔直得不要不要的。它直径1.3米,高27米,年龄1100岁以上。


槐树王


继续询问树荫掩映下的路人,看见“银杏树王”了吗?路人答他们也不知道。


寻树


看见了它,这颗“松”,以为它是“王”,它不是。问看带袖套的看林人,告诉我们,在它后面就是“银杏王”。额的天!它还不是王,它后面那颗比它矮的是黄叶“银杏王”。


古松

绕过去,看见了一处非常别致的院落!


观音殿


走近,才知是观音殿。观音别院,真是雅!轻轻地,恐惊门内人。


观音殿


这就是“银杏树王”了。王,王,王都是王。


银杏王


后来才知,上方山的最大的王是“柏树王”,全山之冠,年龄1500多年。它在回龙峰下,吕祖阁院内。我没有找到它,网上下载图片一张,大家共赏。


柏树王


上方山上云水洞,是北方最大的溶洞。

云水洞也是上方山“九洞十二峰”中最大的洞,由七个串珠式水平溶洞构成。它由12.2亿年前的白云岩挤压而成。

从树王过去,要走2100米才到云水洞,寻洞去。


寻洞去


一路走一路想,房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距今1万年。房山怎么都是这么大的年龄。。。


寻洞


红叶像哨兵一样,在我气喘吁吁的时候,给我加油。


红叶


回望,这叫“天柱峰”,上方山十二峰中最美,最雄的山峰。天柱峰又称莲花峰,也叫摘星坨,据《上方山志》记载,它的顶上有庵一座,皇上赐匾曰:“空中见佛”


天柱峰


走了很长的路,游人渐稀,夕阳西下。

路遇村人,告诉我们,他在这里生活了58年,自豪它的每一洞每一峰。给我们打气往下走,告诉我们西门的索道永远不会为游人下班。


去云水洞

这是十二峰之一的“骆驼峰”,它是那么惟妙惟肖,阳光下全身的毛闪着金光。

骆驼峰


绕过一弯又一弯,走了很长的路


去云水洞


终于看到了这个平台


云水洞


群狗奔来,至少五、六条,是一家人,由狗爸爸带过来,后来看见了狗妈妈,肚子里还揣着。掏尽口袋里的牛肉干,他们还是巴巴盯着,不想放我走。


云水洞狗家庭


下到平台处,大悲庵临崖而建。里面供奉观世音菩萨。


大悲庵


一僧在招呼路人。觉得心安,刚才是生怕天黑前翻不过此山啊。


大悲庵


云水洞就在大悲庵的后面。它早已关门。从铁栏杆后,使劲往里看,呵!好大好直两颗树,左右守护。

洞王洞王,又是王!


云水洞


倦鸟知返。

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写到这里,我实在是也写不动了!

赶快坐缆车下山。

缆车简直是一溜烟,是笔直的下来的。


缆车


在车厢里,两旁是壁立千仞。从西门下山没有路,只有坐缆车,看你往哪里能跑。


悬崖


上方山,一句话,真他妈美!美得想骂,却不知该怎么骂,为什么这么美!

它集山、林、洞、寺、泉、馆、坑为一体,它大隐于文人北平秋天中,似乎没有太多人发现它。我这次没有看完寺、没有逛完洞、没有找全树,我还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