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黑卡”是指 未进行实名登记并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移动电话卡(含无线上网卡)。这些黑卡可能用于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实施通讯信息诈骗、组织恐怖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
黑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通信行业发展初期管理混乱:
在通信行业发展初期,各大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完成任务等原因,没有按照严格的办理流程开卡,导致大量非实名注册的号码出现。
不法分子利用黑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由于黑卡未被实名登记,犯罪成本低,有关部门追查困难,因此不法分子容易利用黑卡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
为了打击黑卡,我国自2013年9月实施电话实名登记制以来,要求新入网用户必须实名登记,并对近1亿未实名老用户进行补登记。尽管如此,因把关不严、存量较多等因素,非实名电话卡仍多达1.8亿户。
电话黑卡的识别方法包括:
1. 用户名显示为营业厅、数字代码,身份证位数不正确,没有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2. 名字和身份证不符,身份证号有错误,需要运营商与身份证信息查询系统比对后判定为非实名制用户。
建议:
1. 加强对电话卡的实名制管理,严格执行开卡流程,减少非实名卡的产生。
2. 提高公众对黑卡危害的认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成为黑卡的受害者。
3. 运营商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加大对黑卡的打击力度,维护通信市场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