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岁数叫什么

年龄岁数在古代有多种别称,具体如下:

婴儿:

初生儿。

襁褓:

不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至3岁的儿童。

髫年:

女孩7岁。

龆年:

男孩8岁。

总角:

幼年泛称。

垂髻:

指儿童。

黄口:

10岁以下。

舞勺之年:

13至15岁。

舞象之年:

15至20岁。

金钗之年:

女孩12岁。

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岁。

志学之年:

十五岁。

及笄:

女子十五岁。

破瓜:

女子十六岁。

待年 、 待字:

女子待嫁的年龄。

弱冠:

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

三十岁。

不惑之年:

四十岁。

知命之年:

五十岁。

花甲之年:

六十岁。

耳顺之年:

六十岁。

古稀之年:

七十岁。

耄耋之年:

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

一百岁。

皓首、白首:

老年。

黄发:

长寿老人。

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年龄阶段的细致划分,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