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是什么梗(“熬鹰式”教育孩子才能摆脱他的撒泼)

导读

说到教育孩子,很多家长都在琢磨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是,有些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却常常陷入“熬鹰”的怪圈,让孩子的任性行为愈演愈烈。难道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只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原则,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能得到很好的引导。

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每一个家长都会非常上心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习惯往往会伴随一生。有一位网友在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他说:“今天和朋友聚餐,朋友的孩子一岁多,本来挺乖巧懂事的,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变得越来越任性,吃饭是一顿折腾,还经常要哄睡才肯睡觉。今天朋友给孩子买了玩具,可是为了让他好好吃饭,拿走了玩具。结果孩子放声大哭,不但没按时吃饭,还耽误了别人用餐。”

网友的朋友是个刚刚当爸妈的菜鸟,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比较缺乏经验,所以才会在公共场合拿玩具逼孩子吃饭。但是显然这样做效果并不好,不仅没纠正孩子的错误,还让孩子越来越放肆。所以网友们纷纷留言安慰和建议他,希望他能够从根本上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一位网友说:“孩子再小都是能看懂大人脸色的,我们也不能总拿年幼无知当借口。我觉得该给孩子树立一些规矩和原则了,比如不吃饭就别想吃零食,更不可能用玩具来威胁父母。如果真的饿着肚子让他自己感受到不舒服,相信下次自己是能够乖乖吃饭的。”

其实通过让孩子去体验行为带来的后果,是很多家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方式。比如不爱吃饭就直接把饭菜收走,让他 hungriness 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意识到饥饿是不舒服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菜园,让他亲自体验种菜的辛苦,从中明白食物来之不易。

还有一些网友提到:“其实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引导和榜样的力量。我们可以试着让孩子参与到一些家庭责任中,比如每天按时给花草浇水,或者陪爷爷奶奶聊天。”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培养其责任感和主动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试着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奖励,让他更好地理解行为带来的后果。

当然在这之前先确立规则和原则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父母教育中唱的反调,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就像有网友说的:“父母教育小孩最忌讳的就是‘熬鹰’。”所谓“熬鹰”是近期比较火的一个家长朋友圈名词,其实就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场无形战斗。

比如有些父母在外人面前很少管教孩子,更多的是纵容和溺爱;但是突然在某一天开始严加管教,如果碰壁了就直接走人。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在和孩子玩心理威慑,但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任性和固执。

“熬”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依赖哭闹解决问题

其实所谓“熬鹰”,就是在平时教育中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和责任,但是到了必要的时候又悍然出手,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权力斗争。如果真正落到实处,谁更能坚持谁就能赢,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孩子的哭闹声。

原本应该是父母在这场心理博弈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熬”的过程让孩子逐渐学会依靠哭闹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者陌生环境中,很多父母为了面子不敢得罪孩子,在做出选择时更多的考虑了孩子的感受。

其实“熬鹰”的现象非常容易出现在缺乏亲子沟通和交流的家庭中。有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太小了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任由他们摆布;等到他们长大了又突然开始严加管教。但是殊不知这些积习正在慢慢侵蚀孩子的性格。


结语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引导和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面对孩子的任性,家长们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