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布有哪些影响

犯罪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区差异:

犯罪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2014—2019年国内污染环境犯罪案发数量逐年增多且地区差异逐渐减弱,但2020年案发数量降低,地区差异有所提高。此外,犯罪多发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整体呈现出“四中心一带”扩散型分布特点,并在这些高值区及周边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污染环境犯罪案发数量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二产从业人员比重和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成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犯罪率也相对较高。

工业布局:

犯罪分布与工业布局密切相关。例如,高值区及周边地区由于工业企业的集中,犯罪数量也相对较高,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环境政策:

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地区,犯罪数量也较高,这可能与环境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有关。

综上所述,犯罪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布局和环境政策等。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