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偶数是0还是2有区别吗(让人“心烦”的0、1、2)

之所以说0、1、2让人“心烦”,主要是它们常让人争执不下、纠缠不清,并且每年都是如此;而且,还经常有人好找我“评判”,无疑也给我带来些许“烦恼”——“胜利”的一方常常倍感欣慰,“失败”的一方依然坚持己见。但是,我还是要根据科学做出研判呀,他们高兴与否我就管不了啦!

C、0、1和2

有时候,人们对0、1和2之所以纠缠不清,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比如说,就有人认为0比1和2产生的更早,或者认为是同时产生的,实则不然。

在数的发展历史长河中,0比1和2的出现要晚得多。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是以上山狩猎或采摘果实为生的。在一个部落中,往往有一个有威望、有智慧的人作为首领。当人们上山狩猎或采摘果实回来时,首领就要记录大家的劳动成果,并学会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计数,这就逐渐地产生了自然数;当有一天大家都空手而归时,首领就没有办法记录了。又过了若干年,就有个较为聪明的首领用一堆小石子围成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没打到猎物”,于是就产生了0;直到现在,汉字的“〇”依然是一个小圆圈。

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先是学习了1-5之后,再出现0的:老师用圆盘端着5个苹果,说“淘气吃了1个苹果,盘子里还剩几个?”,同学们容易得出“5-1=4”;接着说“笑笑又吃了1个苹果,盘子里还剩几个?”,同学们又得出“4-1=3”;接下来,奇思、妙想依次吃了1个,就又得出“3-1=2”“2-1=1”;最后老师说“自己把那1个苹果吃了,盘子里还剩几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了!”“对呀,‘没有了’怎么表示?”,最后呈现出“0”来。

有意思的是,可能古代中国人用的盘子大都是圆的,所以汉字的“〇”是一个小圆圈;而古代印度人用的盘子大都是椭圆的,所以他们创造的“0”是一个小椭圆。呵呵,这是我的臆测,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呢!

朋友们,在我们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一位数也是1;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质数也是2,最小的合数是4。但是,总会有部分学生认为最小的质数是1,最小的合数是2,最小的一位数是0。不信的话,你不妨问问教数学的同仁们,有没有此类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