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金股份多少为好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下是一些参考建议:
绝对控股地位
资金股应占绝对控股地位,即持股应在67%以上,相应的管理股应控制在33%以下。这样可以确保企业运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管理股比例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管理层的积极性。
资金量与持股数量
资金量较少时,建议集中持股,比如资金量在5万以内时,持有2-3只股票较为合适;资金量在50万以内时,建议持有2-4只股票;100万以内时,建议持有5-7只股票;100万以上时,建议持有10只左右股票。
资金量在10万以内时,买一只股票就足够了;10~20万可以买1~2支,不能超过2只;20~50万买2~3只,最多不超过3只;50~100万买3~5只,最多不超过5只;100~300万买5~8只,最多不超过8只;300~500万买8~10只,最好不超过10只;500~1000万以上,需要稳定投资,持有盘子相对大一些的上市公司,持股周期相对长。
风险分散
为有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建议持有3~8只股票,通过配置3~4个板块来取得平均的投资回报。这样可以较好地分散和规避突发性的上市公司暴雷风险。
行业配置
同一个行业的股票资金占比不应超过30%,以控制行业风险。
个人能力与经济实力
股份比例应根据个人的能力、经济实力、投资目的和投资财团的目的及实力来确定。绝对控制企业需要持有公司50%以上的表决权,但持有股份必须大于50%。
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份额
如果存在两位合伙人,一方仅提供人力,另一方仅投资资金,则股权可五五对分。若一方仅劳动未投资,另一方既人力又资金,则前者股权应限于50%以下,如40%,后者60%。
流通股与非流通股
如果是流通股,持股数量越多越好;若是非流通股,则持股数量越少越好,以减少解禁压力。
出资额度与比例
股东出资额度与比例没有统一标准,主要受公司规模、发展策略和行业特点等因素影响。出资应根据资金需求和股东的经济能力来确定。在制定出资计划时,需要考虑股东的角色、贡献和决策能力等因素。
综合以上建议,资金股份的多少应根据个人的资金量、投资目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绝对控股的情况下,资金股应占67%以上;在资金量较少时,建议集中持股;在资金量较大时,可以适当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同时,要考虑到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在股权分割中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