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面是什么

龙须面是一种 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传统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龙须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御膳房的一位厨师在立春吃春饼的日子里,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非常赞赏,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由于抻面的姿势优美,如气壮山河一般,抻出的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因此得名龙须面。

龙须面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许多地方有吃龙须面的习俗,这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龙须面的制作标准也越来越高。现代的龙须面要求拉至12扣(4096根)以上,面丝极细,通常以温油炸制,撒白糖而食,俗称雪花龙须面。在乡间,还有将炸好的龙须面配以葱丝、面酱,裹入春饼内而食的习俗。

此外,龙须面也是一种易于消化的食品,主要成分是淀粉,煮熟后食用不需要胃部充分研磨,因此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