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大运河公园景区解锁暑期新玩法


北京通州大运河景区风景秀丽。

游客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景区观景游玩。

中小学期末考试刚过,炎热的天气又给北京地区的家长、孩子们出了一道新“考题”:暑假市内短途游,哪些地方能够兼顾户外锻炼、消暑降温、知识拓展?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数个北京亲子家庭,答案中多提到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以下简称通州大运河景区)。

近年来热度不断攀升的通州大运河景区,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基础配套设施而备受关注。特别是随着京津冀文旅发展与旅游通航“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后,通州大运河正重现昔日风采、实现文化复兴。

前不久,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以下简称通州区园林局)公布了今年端午节客流数据,其中显示通州大运河景区接待游客接近13万人。游船观光、森林扎营等旅游项目很受欢迎,一些运河码头、文化广场成为热门打卡地。

暑假到来,通州大运河景区又为广大学生游客解锁了哪些文旅新玩法?日前,中国城市报记者前往景区一探究竟。

整合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通州区拥有良好的生态体系和地理区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区政府逐步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速度,绘就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图景,为通州文旅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全域旅游夯实基础。

在此背景下,通州区园林局把“三庙一塔”、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三大核心景点进行整合,形成通州大运河景区的整体发展概念。“十四五”期间,通州大运河景区朝着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路县故城、通州古城、张家湾古镇、西海子公园等北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辐射,推动打造集休闲、度假、体验、购物于一体的通州全域旅游新格局。

从北京市中心城区前往通州大运河景区,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地铁公交都非常便捷。由于通州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文化广场等核心景点相距不远,游客亦可骑行游览多个景区。

乘游船领略千年运河风情、观赏古城两岸风光是深受游客欢迎的一种旅游方式。在二号码头,游客们排着长队等待登船。其中几位来自安徽合肥的游客感慨道:“没想到北京还有这么一条美丽的运河。轻风拂柳、绿意盎然,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一带的水城。”

据悉,通州大运河今年首航于3月开启,约100余艘游船分别由大光楼码头、二号码头、漕运码头、柳荫码头出发,从水上联动起通州大运河景区的北区、中区和南区。游船线路中,不乏亲水平台、观景阁等知名景点。

“乘坐游船可缓解阳光暴晒之苦、免去行走之累,在北京高温天气下深受游客欢迎。”一位游船讲解员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今年运河游船营运情况时说,“北京本地游客也不少,在漕运码头和柳荫码头还有水上巴士接驳渡河。可以说,乘船是感受本地群众文化生活最好的一种方式。”

良好的文旅项目离不开配套消费场景的支持。为了持续拓展大运河景区文旅创新体验场景空间,通州区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全力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消费向全域消费、日间消费向全时消费、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转变。举措主要是打造具有国风音乐元素的沉浸式演艺空间和具有国潮文化因素的展示与消费场景、运河研学体验教育基地、绿色生态露营场景等。

寓教于乐推出多种特色项目

通州文旅发展与水息息相关。自去年北京市水务局印发《北京市水资源保障规划(2020年—2035年)》后,北运河恢复历史漕运河道的城市景观理念逐步成型并被落到实处。

实际上,有“小外滩”之称的通州北运河沿线已成为北京旅游热门地,且更是文旅从业人士看好的一处新产业经济增长点。基于此,通州区相关部门在今年暑假期间专项定制、重磅推出了一些“文娱相融”项目,吸引广大学生游客参与。

中国城市报记者从通州区园林局了解到,目前最受关注的就是7月1日至8月31日举办的水上运动嘉年华。组办方大运河文旅公司总经理栾笑天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是第一批15家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之一,历年来致力于大运河水上运动的宣传推广。此次举办水上运动嘉年华的目的是为延伸和推广2023年全国电动冲浪板联赛(北京大运河站),并为学生游客普及水上运动相关体育知识,通过新颖有趣的体育项目推动学生体能素质提升。

除了水上活动外,通州区园林局还在北运河沿线组织开展了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片区小讲解员、状元文化体验、领读者、研学活动、“开笔礼”等特色中小学文旅体验活动。

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通州区园林局副局长魏昀赟对主要项目作了细致解释:小讲解员活动主要是请参加专业讲解培训后的小朋友,为游客作非遗和历史文化方面的讲解介绍;运河状元行文化体验是让学生在景区身穿汉服重走状元科考之路,内容包括文化知识讲解、沉浸式体验活动、祭拜孔子等;领读者项目是基于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主办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大运河的文化历史、非遗技艺等;特色研学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解学习通草花、纸鸢、茶艺、古法制香、木版年画、花丝镶嵌、皮影等传统技艺的机会;“开笔礼”仪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一种尝试。“过去,‘开笔礼’是少儿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也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首次大礼,被称为‘破蒙’。”魏昀赟说。

家住通州区的左女士带孩子体验过几个项目。谈及感受时她表示,通过特色项目,孩子在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获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